2015年LED产业七大细分市场发展情况分析
2015年,国际巨头的低价抢市策略致使价格战漩涡越卷越大,LED通用照明市场进入全红海阶段,尚具规模优势的企业也仅能从中捞取微薄利润。以技术创新为驱动力的企业另辟蹊径,智能照明、植物照明、健康照明、医疗生物及安防领域等高附加值的细分市场成为照明企业未来的利润增长极,尤其给予中小企业无数的市场机遇。
回顾过去的2015年,细分市场的发展进入何种阶段?
IR LED
IR LED在今年下半年的台系厂商相关报道中出现频率较高,它被视为未来细分市场的一大热点。IR LED即红外光LED,它的发光功率比可见光来得大,常被应用于通讯及感测器领域,如遥控器、光学鼠标、烟雾传感器,近接开关,但利润率较低且市场趋于饱和,今年企业日渐转向手机、车用、安控产品红外线监视、红外医疗等高附加价值市场应用。
另外,LED红外芯片适合制造近红光器件,可用于消炎、镇痛,促进新陈代谢、检测血液的含氯量等医疗健康领域,乐观可见到IRLED于穿戴式装置、生物感测器(Bio-Sensor)应用的市场潜力。
同时,IR LED及光学传感器(OpticSensor)于物联网及工业4.0上也有相当大的机会。物联网应用包含智能家庭中的健康照护,或是智慧冰箱、洗衣机。工业4.0上,IRLED应用于机器人市场也将持续发展。
根据行业媒体报告显示,红外线LED市场2014-2020年期间将以8%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由于成熟消费市场增长放缓,2015年红外线LED营收仅增长3%,随着CCTV摄像机成为主要的市场增长点,增长率预计将上升到健康值5%。
目前红外LED的用户需求量不大,但现阶段毛利率高,晶电研发中心副总谢明勋曾透露,“单颗IRLED的价格约为同尺寸蓝光LED的8-16倍”。红外LED的市场成长依然可期。
UV LED
UV LED(紫外LED)在前两年已被一部分照明企业视为未来开拓的蓝海领域,但前两年企业较为关注用于固化的UV-A LED(320-410nm波长)及医疗领域的UV-B LED(275-320nm),而今年用于杀菌和净化的深紫外UV-C(100~280nm)备受重视,因为其技术门槛高,供应商相对较少且产品单价较一般LED高出数十倍。
深紫外LED打破了传统杀菌汞灯的诸多限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但这项技术目前还存在发光效率比汞灯差、量产技术也不成熟的问题。但若技术瓶颈突破,“无菌世界”将会成为现实。有业内人士预测,深紫外LED的相关市场规模在今后的3~4年间,将会突破1000亿日元。
目前已有不少企业涉足这一领域,2015年已进入白热化的技术开发竞争。今年国内芯片企业圆融科技在这一领域的举措尤为突出,其通过收购国内UVLED技术领先的青岛杰生深化紫外LED市场的布局,向外延伸到市场前景更为广阔健康产业。自此,一些中端智能健康产品将被推出市场,UVLED不仅是上游核心企业的“玩物”,也是下游应用企业的牟利手段。
智能照明
智能照明经过近两年的发展,已几乎渗透LED产业链各端。据MarketsandMarkets最新发布的市场研究报告指出,到2020年,总的智能照明市场预计将达到81.4亿美元,2015年到2020年之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22.07%。
2015年,企业推出的智能照明产品不再局限于调光调色,开始附加一些简单的娱乐功能,但这种所谓的智能灯只能称为遥控灯,并未真正做到智能照明,且高昂的价格使其市场普及率依然较低。
物联网概念及互联网+的兴起催化智慧城市的成熟,数量庞大且独具媒介特质的照明灯具成为首要开发目标。可明显感觉到,早在智能照明市场有所布局的企业在今年已进入另一阶段的布局——智能系统的开拓,包括智能家居系统、智能路灯管理系统。相信随着苹果等巨头将智能家居系统打造完成,智能系统所占比重将大幅上升。“随着LED路灯的推广、应用,以及智慧城市建设的推进,照明的智能化将是行业发展的趋势,甚至成为‘刚需’。”厦门市智联信通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市场部总经理廖仁杰如是说。
智能照明在2015年发展呈现出另一特点,企业在逐步接受跨界融入,如年初一众LED照明企业携手小米布局智能家居生态圈。未来,智慧照明并非是单个企业可以满足需求,而是通过跨界的交互合作,并且实现照明跟光源的结合,以及硬件和移动网的结合,而且能够对人体优化,才有可能就是真正地实现一个更好的智慧化系统。
植物照明
植物照明市场并非今年兴起,但国内植物照明市场在今年的发展较为亮眼,这得益于政府对这一产业的扶持加大,增强了企业开拓市场的信心。2015年,一批LED植物工厂拔地而起。德州市首个植物工厂、江苏无锡尚田农业科技与台湾勃翔股份合作开发植物工厂、宁波供销集团投资千万元打造的“植物梦工厂”、广明源以植物生长灯为基础扩大规模建立“植物工厂”等。
另一方面,国内机构积极推进LED植物照明系统的标准化研究,同时围绕LED产业链关键环节、战略产品研发,组织产业链上下游或技术互补型企业、有关高校、科研机构等结成联盟,联合开展核心技术攻关。
但现在国内植物工厂的发展还局限于科研阶段,真正投入市场还比较少见,且效益不是很好。另外,植物工厂在产量和效率方面虽然优点突出,但高昂的成本依然是制约其推广的主因,这也决定了植物工厂目前只适合种植一些高附加值的作物。并且,也有相关专家表示,目前依靠植物照明无土栽培所产出的作物在健康和安全上是否存在问题依然没有定论。
汽车照明
相较于智能照明、植物照明等蓝海领域,LED企业们在汽车照明领域的开拓更为顺利,涉足这一领域的企业确实盈利不少。据业内人士透露,LED车灯的毛利率可达到40%以上。
较早开拓LED汽车照明领域的欧司朗、飞利浦lumileds已垄断部分高端汽车市场。在国内方面,越来越多厂商涉足LED汽车照明蓝海,如飞乐音响、鸿利光电、比亚迪、瑞丰光电、雪莱特光电、三安光电等LED大厂。同时,国家政府在新能源汽车层面的大力扶持,亦进一步推助LED汽车照明市场的扩大。
据报告显示,今年车外照明用LED市场产值预估可达12.1亿美金,2020年可望来到22.9亿美金,年复合成长率为8%。预估市场虽然可观,但企业想要切入汽车供应链,还得琢磨琢磨。
可见光通信
可见光通信(LiFi),对于消费终端来说,似乎是“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所以相比于以上几种细分市场,可见光通信的热度并不算高涨。LiFi可实现有光便能上网的便捷生活,听说已久,但一直处于实验室试验阶段。2015年LiFi的发展有了新进展,年初复旦大学签订了企业入驻协议,其LiFi项目将开启产业化进程。
紧接着4月英国的pureLifi创业公司宣布获得了金额为1500万英镑新投资,支持其开发LiFi网络产品Li-Flame系统,它能把现成的LED灯变为LiFi接入点,完成双向传输数据的功能———实现“拥有Li-Flame,见到LED灯光就能上网”。
真正推进LiFi进入商业应用的产业化阶段是段时间pureLiFi携手Lucibel研发LiFi灯具。
LiFi的用途极为广泛,如实现室内定位、利用可见光或者是LiFi来向医疗设备传输数据,尤其是为于电厂或其他敏感地区、飞机、博物馆等特殊领域提供LiFi服务,并且其在军事应用领域蕴含着巨大的潜能,市场应用前景广阔。但普通照明企业想要涉足并非易事,国内LED老大三安光电在今年的布局中已明确指出在这一领域的重点开拓,抢先市场布局。
LED服饰
LED应用在服饰上并不是新鲜事,早在前几年的大型节目表演上,已有不少表演者以此为素材制作夸张的舞台服饰,绚丽的表演配合令人惊艳的LED服装,令人眼前一亮。而后,富于艺术表现的服装设计师将灯光及服饰完美结合,宛如一件精致的艺术品在T台及舞台上展现。
在2015年3月份,设计师以“纺织”角度切入,结合先进的LED产业优势研发出一款可用于织造、缝纫与刺绣,并具备柔软、防水及360度全方位发光等特性的“线性发光体纺织品”,这让LED服饰更为大众所接受,无论是在夜间行走、慢跑,或军警执行指挥勤务都很适合,贴近日常生活。由此,LED服饰市场不再局限于舞台效果的小众市场。
今年下半年台湾厂家宏齐科技以自动化的技术代替传统的手工缝接LED,创新性地将服饰与LED同步运作,开发非LED市场的应用,并已接获国际知名品牌服饰LED订单,并开始小量出货。LED服饰进入自动化生产时代,利润亦相当可观,不失为企业发展的又一细分市场。
结语:
2015年LED照明产业已然从通用照明替换潮转为专业细分市场之争。细分市场的高利润、巨大市场空间固然诱人,但是这条大鱼并非人人都能啃,毕竟它“刺”多,技术门槛高,不过若能成为首批打通产业链的企业,相信在这片蓝海畅泳并不是梦。正如韩俊忠所说,“阳关大道也许会堵车,没准不如我的独木桥好走。”
来源:阿拉丁新闻中心